—
PAGE
3 -
欢迎下载
东营职业学院简介
(2017年4月26日)
东营职业学院成立于2001年7月,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、全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优秀单位、全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、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、山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、省级文明单位。学校成立以来,积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由原来的7系1部改为石油与化学工程、石油装备与机电工程、建筑与环境工程、会计、经济贸易与管理、电子信息与传媒、生物与生态工程、教师教育等8个二级学院,开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石油化工技术、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43个招生专业,招生范围覆盖全国17个省区,近三年第一志愿上线率100%,新生报到率90.7%。校园占地1902亩,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,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057.8万元。教职工821人,其中专任教师639人。全日制在校生17731人,成人教育在籍学生4800余人。
(一)坚持“立德树人”这一根本,凝炼形成了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办学治校理念
学校坚持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按照“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打造黄河三角洲地区科学技术与文化高地”的办学定位,确立了“德厚技高、乐业好用”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“德厚、识博、技精熟”的教师队伍建设目标,形成了“教育让每一个人拥有自信”的教育理念和“定了干、不怕难、敢争先”的学校精神,达成了“事业至上,工作为先;保障权益,民主正义;笃学尚德,崇扬真善;爱敬履信,协谐同进”核心价值理念,凝聚了共识,提升了办学治校的核心竞争力。
(二)大力度推进国家骨干校建设,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
适应东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,国家骨干校建设期间,8个二级学院的设立,强化了与重点产业的对接,突出了专业建设特色。成立了9个研究机构,适当调整充实了管理人员,针对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难题进行技术研发,服务产业发展。
大力度推进教学改革,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核心,实施教以能力为本位、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。开展教师职教能力培训与测评、教学诊断与改进,提高了教师职教水平。建立二级学院、学校、市、省、国家“五梯次、全覆盖”技能大赛训练体系,学生技能大赛实现常态化。2006年以来,学生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89个,在工业分析检验、化工仪表自动化、计算机网络应用、沙盘模拟经营、汽车专业技能、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等国家技能大赛中均夺得一等奖。15名学生在校期间获得“东营市技术能手”称号。
加强专业课程建设,内涵发展质量多点突破。根据“德厚技高、乐业好用”的培养目标,贯穿职业能力培养一条主线,建立学校和企业两个课堂,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个对接,探索形成了“厚德强技、实境化育人”的人才培养模式。对接区域主导产业,打造了石油化工技术、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,拥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,省级示范专业2个、省级特色专业8个、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,建设了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、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、44门省级精品课程。
坚持立德树人根本,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,着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、精湛技艺、创新本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参加全省高校首届“形势与政策微课教学”比赛,获得一等奖。立项“高职大学生分年级分专业系列化教育研究”等省级课题5项;出版《高职学生工作研究》《高职大学生成长指导》等专著6部,获省级一等奖4部。获“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”(十佳集体)称号,是我省唯一受表彰的高职院校。2015年,获得“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”称号。1名教师被评为“山东高校十佳辅导员”;1名教师被评为首届“齐鲁最美教师”,这也是全省高职院校中唯一获得该称号的教师。马明涛同学被评为“大众报业杯”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。王龙飞同学入选由中央文明办举办的“中国好人榜”评选榜单,并被评为“东营市道德模范”。
(三)办学功能不断扩展,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
骨干校建设以来,学校整体办学功能发生巨大变化,工作领域由建校之初的基础教学,扩展为现在的技能训练、科技研发、技术咨询、校企共建、社会培训、技能鉴定、社区教育、成人学历教育等多项职能。先后与市属开发区、三县两区及市高新农业示范区、石大科技、山东大学东营研究院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,合作企业达到422家。
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,社会培训累计达到12.3万人次。培养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3批共243人,经验和做法受到省委组织部的肯定和表扬,并在全省推广。
与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支柱产业发展紧密对接,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攻关,开展纵向、横向课题研究,先后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99项,获市级以上奖励304项;开展横向课题研究72项,获国家专利266项;每年培训企业和社会员工30000人次。对口支援新疆、贵州等8所中西部高职院校,发挥了骨干校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。
(四)实施教师素质“提升工程”,教师职教能力和育人水平不断提高
以建设“德厚、识博、技精熟”师资队伍为目标,实施教师素质“提升工程”,完善“内培外引、校企互动、联合培养”机制,通过校企双挂、企业研修、专业培训等方式,提高专任教师双师素质。成立“教师发展中心”,开展职业能力提升培训、职教能力测评等校本培训。在企业建立教师实践锻炼基地和教师研修工作站,800人次教师参加企业研修锻炼。建成850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,重点建设专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42%。639名专任教师中,硕士以上学位477人,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.6%;双师素质教师550人,占教师总数的86.1%。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,省级教学团队9个。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,省级教学名师3人,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、首席技师2人,省职教青年技能名师2人。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项。
(五)加强学校基本建设,实验实训条件得到显著改善
2011年至2013年国家骨干校建设期间,基本建设开工总面积8.8万平方米,是建院10年来新建总面积的52%。建设了31891平方米的“东营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”和汽车工程中心,实训场地总面积达到114148 平方米,拥有校内实训中心8个、实训室162个。石油化工实训基地被命名为“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”。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全省领先,成为“山东省物联网人才培养示范基地”。承担“国培”“省培”项目17项。与利华益集团、中国万达集团等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60个,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建设“厂中校”6个,满足了学生校外实训与顶岗实习需要,半年顶岗实习专业比例达100%。
(六)完善质量监控体系,学生就业质量大幅提升
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的要求,制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
- VIP免费下载
- 下载文档
- 收藏
- 分享 赏
- 0
文档评论(0)